摘要:本周,安全检查影响下,煤矿生产和发运中规中矩;叠加迎峰度夏临近,电厂适当提高库存,释放部分需求,港口市场不温不火 ...
国电电力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工作,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系统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良好契机。
东营供电建立了以各级党政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监督体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生产现场事事有人关注、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监督,定期召开安全周例会、月度安全例会、季度安全分析会,全面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长期以来,东营供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省公司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主线,以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为抓手,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为保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四抓四健工程,全面实行安全生产工作十项机制,紧紧围绕风险预控、现场管控、教育培训等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保持了安全稳定良好局面。
借助微信平台发布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安全措施、天气情况,让员工随时了解安全信息。在春秋检、迎峰度夏等工作量大、安全风险点多的特殊时期,东营供电公司把安全大讲堂搬进检修现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防护措施学习培训,让新员工实地学习安全知识,迅速提升懂安全、会安全的能力。坚持实施橙色连心卡暖心工程,坚持定期走访员工家庭,开展员工家属开放日、安全家书等系列活动,打出亲情牌,筑牢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实现了员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编者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5月16日,国网东营市供电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9000天,安全生产记录继续保持山东省供电企业第一、全国同类型企业前列。同时,该公司以电网运行和设备检修风险预控为重点,建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现场标准化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重点落实复杂作业、交叉作业和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督察队作用,检查现场安全措施、查处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监督全覆盖,作业零违章。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定期组织停电应急演练,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东营供电还加强安全软件建设,把事故预防的起点对准基层,持续强化安全警示教育,让作业人员在实际案例中提高警惕,增强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它能够充分发挥需求侧资源在电网运行中的调控作用,使电网、需求侧资源形成真正的协调互动,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该模式是包含电源、电网、用户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例如,我国西南省份大规模水电投产后即面临大量弃水,三北地区弃风、弃光问题长期难以有效解决。在这种新的外部环境下要保证系统电力供需平衡,一方面需要供应侧发电出力能够跟踪需求侧负荷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求需求侧的电力用户能够响应系统的运行状况。传统电力系统通过调整发电机组出力满足需求侧电力负荷的随机波动,这种系统具有单侧随机性特征,通过负荷预测及优化调度可以保证电能供需平衡及电网稳定运行,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理论和实践经验主要衍生于单侧随机性系统。
在未来我国十三五能源规划中应进一步重视需求响应资源,只有在规划层面重视这种资源才有可能形成需求响应资源,并参与到实际的系统运行,从而更好地应对双侧随机波动。另一方面要求实现电能生产与传输的有效配合,同时将需求侧资源纳入到电力系统调控的范围中来,配合储能设施的有序充放电,实现需求侧和供应侧双侧的有机协调。
还能够实现负荷、储能与电源的协调互动与动态平衡,通过完善的信息交互,使电源、负荷不仅能感知自身状态的变化,同时还能获知其他模块的全面信息,从而使电源、负荷、储能相互之间的全面互动成为可能。未来的系统运行需要电源、电网、用户之间协调互动,将需求响应资源等同于供应侧资源参与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和调度中来,通过双向响应来应对系统的双侧随机波动,即在考虑电源结构、负荷特性、时间尺度等因素的情况下,供应侧资源不仅要响应需求侧负荷变化,同时需求侧资源也要有能力响应供应侧的出力波动。该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电源之间的有效协调互补,弥补可再生能源易受地域、环境、气象等因素影响的缺点,克服单一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缺点,形成多样化、协调互动的能源供应体系。从能源的供应与使用上讲,区域多能源体一方面要求在一定区域内部实现能源资源的统筹规划、整体开发、协同建设,形成各类能源资源的优势互补。
与适用于传统单侧随机系统的技术相比,能源互联网下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这种双侧随机性特征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何降低双侧随机波动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将是电力行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重要课题。这种情况下,供应侧也出现随机波动的特性,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供应侧随机性将更加明显。从区域上讲,区域多能源体是以能源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为主要考虑因素划分的地域范围,主要分为区域内部与跨区域两个层面。
通过区域内、区域间的协同配合,降低整个电力系统的双侧随机性。此外,当前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电源规划明显欠缺专业性,具体表现为新电源建设与电网规划之间的不协调现象明显。
当前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不允许化石能源大量的开发利用,传统化石能源难以支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必然趋势。电力系统双侧随机性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双侧随机性系统中,供应侧和需求侧的统一规划或高度协调规划变得十分重要,而割裂这种整体性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无法应对双侧随机性系统变革。因此,双侧随机性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常态化特征。双侧随机性对电网运行控制方式的影响供应侧的发电出力和需求侧的负荷特性在双侧随机性系统中的变动都将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电力系统的实时供需平衡增大了难度。应对建议一是规划方面。然而,现有机制对电网企业的考核过度重视经济性指标,而且相应的节能减排等公用任务指标与经济性指标本质上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导致了电网企业需要像营利性商业企业一样追求售电量和利润,在节能减排工作上缺乏积极性第二产业用电量25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1%。
全省累计完成发电量42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9%。工业用电量24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5%。
5月19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1至4月份,全省发、用电量均较前期有所增长。第三产业虽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比例还比较低,但连续保持较为高速增长的势头,正是经济新常态下拉动发展的内生动力,表明我省新业态、新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今年全省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三产业用电量76.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3%。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1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3%。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3%第三产业虽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比例还比较低,但连续保持较为高速增长的势头,正是经济新常态下拉动发展的内生动力,表明我省新业态、新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今年全省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支撑力量。第二产业用电量25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1%。第三产业用电量76.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3%。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3%。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1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3%。
全省累计完成发电量42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9%。5月19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1至4月份,全省发、用电量均较前期有所增长。
工业用电量24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5%二是拓展多项电费缴纳渠道,安装使用自动缴费终端、开展网上缴费、使用移动POS终端等多种缴费渠道,方便用户缴费。
多措并举的有效措施,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了双赢。售电量完成14790.2341万kwh,同比上升23.18%,再创公司历史新高。为了增加售电量,减少线损,该公司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三是积极推广电能替代项目,推动电采暖、农业排灌等电能替代项目实施。
截止2016年4月,国网开鲁县供电公司累计供电量完成15935.0698万kwh,同比上升29.6%。一是开展营销技改工程,改善居民用电环境,有效降低线损
另外为了使双方更好的融合,他指出,交叉持股方式是最好的,可以让双方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以后民营资本进入发展混合所有制更好。有利于实现煤矿疏干水、煤泥、煤矸石和坑口电站乏汽的充分利用,促进绿色循环发展。
发展煤电联营优势明显,但国家应该统筹协调能源发展,对大型煤电联营地区应优先建设电力送出通道,解决煤电联营存量问题。另外,共同投资新建煤电一体化项目会更容易一些。